7、溫室大棚的棚高、棚寬不成比例
大棚高度是指蔬菜大棚的高度,一般以大棚內第二排立柱的高度(從北墻起)來衡量;大棚的寬度是指蔬菜大棚的跨度,一般是從北墻根部的水渠邊緣到大棚前部。
俗話說:“有高度,就有跨度?!?。但當地對小蔬菜的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為了增加蔬菜大棚的種植面積,不少大棚建得越來越寬,有的甚至達到14.5米寬,這可能受到水泥柱和水泥墻承載力的制約。蔬菜大棚的高度只有5.5米左右,與大棚的高度和寬度不成正比,容易導致拱形過小,影響屋頂采光。同時,由于大棚跨度過大,立柱承載力增大,使得大棚只能使用輕質保溫被,而不能使用質優(yōu)價廉的草皮。
另外,由于棚子寬大,尤其是冬季棚子前面的空氣很難排出,很難排出濕氣,容易感染病害,成為棚內蔬菜的“病源區(qū)” ,容易發(fā)生灰霉病、霜霉病等病害。
那么,在建造蔬菜大棚時,如何規(guī)劃其高度和寬度呢?從理論上講,蔬菜大棚的高度和南北跨度應該根據當地的緯度來確定。首先要明確蔬菜大棚的高度和跨度,這決定了大棚采光面的角度,而大棚采光面的角度又制約著太陽光的入射角。
在此,向與山東以及壽光發(fā)展處于一個同一時間緯度不同地區(qū)的菜農為了朋友進行推薦,較為科學合理的蔬菜生產大棚控制立柱結構高度及跨度,大棚后墻內高4.5米,棚寬9.5米,第一排學生加重立柱高5.5米、第二排加重立柱高5.8米、第三排立柱高5.5米、第四排立柱高4.8米、第五排立柱高3.6米最為主要適宜。
對于棚高、棚寬不符合比例的溫室,建議菜農選擇一些耐弱光的蔬菜品種,如麻(甜)椒,而不要選擇喜光、喜高溫的黃瓜、絲瓜。通過選擇符合一定溫室條件的蔬菜品種和品種,盡量避免這種溫室光照差、溫升慢的缺點,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